学生活动
学生活动
 
  首页 >> 学生工作 >> 学生活动 >> 正文

我创新 · 我突破——工商管理学院2022年大创立项项目展示(上)

2022年11月10日 17:03  点击:[]

        

三孩生育政策下,企业家庭友好福利对女性就业支持研究

  

项目级别:国家级

项目类别:创新训练项目

项目负责人:马郡铭

项目成员:王冰 宫雨慧 何梅金 郭柏沂 陈洁  

指导教师:闫敏

项目简介:

当前人口老龄化严重,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然而,全面三孩生育政策实施至今因企业家庭福利体系的不完善导致并未扭转低迷的生育趋势,因此如何完善企业家庭友好福利体系成为学术界和实践界的热点研究方向。

鉴于此,本课题基于新制度主义理论进行三孩生育政策下企业家庭友好福利对女性就业支持的研究,旨在为女性提供更为完善的就业保障,提升女性的生育意愿,为人口新政的推行提供理论依据。

        

        

“车”共济创新“最初与最后一公里”,融合的“客车+快递”配送模式

  

项目级别:国家级

项目类别:创新训练项目

项目负责人:史灵冰

项目成员:周鑫宇 左鑫 吴强 张娴 张文旭

指导教师:徐娜

项目简介:

农村“最后一公里”问题仍然严重制约着农村电商的发展。基于此,本课题在分析快递下乡最后一公里配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最初与最后一公里”融合的“客车+快递”创新配送模式,通过构建Stackelberg博弈模型制定快递企业和客运公司利润最优的经营决策,为推动乡村振兴、发展县域商业经济提供科学的管理建议。

        

        

乡村振兴背景下新农村建设的策略研究,以井冈山地区为例

  

项目级别:国家级

项目类别:创新训练项目

项目负责人:李云信

项目成员:崔晓彤 赵玉芳 赵毅 于心梦

指导教师:孙鹏义

项目简介:

项目团队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的井冈山实践为研究主线,在寒假期间前往井冈山市进行实地调研,通过对井冈山脱贫攻坚全过程的追踪,深入总结其在脱贫攻坚中新农村建设房屋拆迁改造的现状及其影响,提炼经验启示,为其他贫困地区新农村建设事业贡献可借鉴方案。

        

        

“网”行动,助力老年人乐享数字生活

 

项目级别:国家级

项目类别:创新训练项目

项目负责人:刘家宝

项目成员:何达 李冀 徐心钰 赵清宇

指导教师:高建丽

项目简介:

近年来,我国各项事业发生了历史性、整体性、格局性变化,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智慧城市等新基建领域发展迅猛。但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相关数据显示,我国目前已经进入了比较深度的老龄化阶段,面对信息科技高速发展的浪潮,我国老年人的“数字鸿沟”问题日渐凸显,老年人成为数字时代明显的“弱势群体”。基于此,本项目通过社会调查提出具体建议,旨在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融入数字生活、乐享数字生活。

        

        

国家级非遗烟台剪纸的图谱编制研究

 

项目级别:省级

项目类别:创新训练项目

项目负责人:战宝萍

项目成员:吉平 孙楠 樊瑞

指导教师:祁超萍

项目简介:

“烟台剪纸”作为“中国剪纸”的一部分,既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于2010年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科学管理模式和群众基础的缺乏使得传统剪纸艺术在快节奏的现实世界中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基于此,本项目对烟台市各区县剪纸艺术的历史沿革、工艺特色、主要流派等进行汇总编辑,为图谱的形式展现烟台剪纸的基本内容、发展现状和艺术价值。一方面,为烟台剪纸的传承提供宝贵的参考资料,另一方面也为烟台剪纸的数字化发展奠定基础。

 

 

“小农户+公司+银行”型绿色金融,供应链决策研究以栖霞市为例

  

项目级别:省级

项目类别:创新训练项目

项目负责人:刘悦

项目成员:杨蕊 高旭 拜成乐

指导教师:徐娜

项目简介:

近年来,我国各地积极落实“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国家战略,以满足人们对高质量生活的需求。然而,小农户融资难和销售难两大现实困境严重制约着我国农业的发展。

基于此,本项目拟与栖霞农商银行合作,从“小农户—公司—银行”三个维度通过实地访谈和问卷调查等调研方式,探究小农户融资难和销售难的关键影响因素,运用博弈论方法找到最优的银行利率和农产品定价,提出小农户、公司和银行协同发展的绿色金融供应链决策建议。

 

                 

微信朋友圈用户信息回避行为影响机制研究

          

项目级别:省级

项目类别:创新训练项目

项目负责人:张嘉

项目成员:薛婷 程少琪 臧勇 谢菲

指导教师:白建磊

项目简介:

2011年1月上线至今,微信成为国内用户数量最多、活跃度最高的一款互联网应用,但是为人们的社交活动提供便利的同时也给用户带来了海量的异质信息。为应对网络异质性带来的挑战,很多人会采取屏蔽、拉黑甚至删除等极端的回避方式。虽然合理的信息回避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认知失调及其引发的负面情感但不恰当的信息回避行为不仅会形成“信息茧房”,加深偏见,还会错失消除不确定性、优化决策的机会。

鉴于此,本项目聚焦于研究微信朋友圈用户信息回避行为的影响机制,旨在为社会深入理解社交网络环境下的信息回避行为提供一定理论支持,也能为社交平台优化用户信息回避行为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撰稿人:郝存浩  审核人:杨峰丽)

« 上一篇:我创新 · 我突破——工商管理学院2022年大创立项项目展示(下)
»  下一篇:“喜迎二十大 永远跟党走 奋进新征程”——工商管理学院成功举办2022年暑期社会实践表彰大会暨经验分享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