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基地骨干成员:杜曙光李梦洁刘娜王霄飞孙海波毛荐其孙静林李跃张一清白书宽栾冉冉魏辉王崇梅汪秋磊李其刚
研究基地简介:围绕国家能源安全和“双碳”战略的重大需求,聚焦煤炭产业在保障我国能源供给和推动绿色低碳转型中的不可替代作用。山东工商学院于2006年获批成立山东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煤炭产业发展与创新研究基地”,并被认定为山东省“十一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2011年,基地再次入选山东省“十二五”高校强化建设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经过持续建设与发展,基地逐渐成长为服务国家战略、支撑区域绿色低碳转型、在省内外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学术研究与智力支持平台。
基地始终坚持“开放、联合、创新、自主”的运行理念,积极推动学科交叉与产学研结合,依托《煤炭经济情报》等学术载体,形成了理论研究、政策咨询和企业服务相互支撑的学术生态。近年来,基地不断拓展与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中国煤炭经济研究会及大型煤炭企业的合作,建立了稳定的人才培养与学术交流机制,持续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来校讲学与指导,逐步形成了一支学术水平高、创新能力强、在业内具有较大影响的研究团队。
目前,基地凝练形成三大研究方向:一是煤炭产业经济与管理,重点围绕煤炭产业体制改革、市场行为与企业治理开展深入研究,为煤炭行业改革和创新发展提供理论支持;二是煤炭安全管理,聚焦矿井通风安全、事故预防与安全评价等研究,相关成果已在企业中推广应用;三是煤炭资源与环境管理,聚焦矿区生态系统健康与可持续发展,为政府决策和行业实践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成立二十年以来,基地研究团队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以及省部级科研项目近百项,科研经费累计逾千万元;出版学术著作十余部,在《科研管理》《管理科学学报》《煤炭学报》《Energy Economics》等重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数百篇。部分成果已被政府部门和行业企业采纳,为国家能源战略和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研究人员曾获“中国煤炭工业科学技术奖”“国家教学成果奖”“山东省科技进步奖”等省部级以上奖励,显示出持续的学术竞争力和科研影响力。
基地在硬件建设方面条件完备,设有资料室、编辑部与实验室,藏书及中外文期刊数量丰富,并建有煤炭经济特色数据库,科研设备利用率保持在较高水平。官方网站长期稳定运行,与多家行业和学术机构保持常态化联系,为科研成果传播和学术服务提供了坚实保障。
经过不懈努力,山东工商学院煤炭产业发展与创新研究基地已经发展成为面向国家能源战略和“双碳”目标的重要学术平台,在推动煤炭产业高质量发展、保障能源绿色转型和服务区域经济升级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